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

瘟疫發展會跟波浪理論走嗎?

波浪理論的基本原理很簡單,任何上升都不是一口氣的,而是分為 1-2-3-4-5 個階段,1、3和5是上升,2和4是先喘喘氣,稍為調整一下。而下跌也不是一口氣的,分為A-B-C,A是開始跌,B是調整,而C是終極大跌。
我們看看全球Covid-19 的確診人數,現在似是進入A的開始下跌階段,將會進入B再次爆發,然後才C終極大跌結束!
用來分析投資的理論適用於預測瘟疫的發展嗎?應該可以,因為這些理論是建基於群體行為,股市升跌是群體行為,人們群聚因而傳播病毒也是群體行為。

而撇開圖表理論,這次瘟疫估計再大爆發多一次,多鬧半年便會結束了,過往有名氣的瘟疫大多都是鬧兩年左右的:
1918–1920 西班牙流感
2002–2004 沙士 / 非典型肺炎
2009–2010 豬流感
2018–2020 伊波拉病毒

以上幾個例子,沒有一個是靠疫苗打敗的!其實這是大自然Natural Selection 的必然結果!假設病毒衹有兩個變種,一種兇猛,一種溫馴。中了兇猛的人不是死掉便是在家或醫院休息療養,傳播減慢;中了溫馴的人則可以繼續到處走,到處傳播,所以溫馴的病毒最終會成為主流。病毒沒有消失,衹是兇猛的變種絕種!

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,依次是:
1中國,2印度,3美國,4印尼,5巴西,6巴基斯坦,7尼日利亞,8孟加拉國, 9俄羅斯,10墨西哥
除了中國外,已經再沒有人口大國可以大爆發了。而各國相繼結束封城,美國將慶祝7.4國慶,又來一次大羣聚慶祝,看來下一波大爆發將至!

疫後好日子會重臨嗎?也不見得香港的經濟形勢會大幅改觀,因為仍然有貿易戰,而瘟疫期間全球的人口約每一千人走了一個,加上鎖國失業期間結婚生育減少,全球「消費者」主力減少。

回到我們的數學模型*,最樂觀的預測可能是:
(1) 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回升至2020年水平的HK$27,000,
(2) 租金維持不變,和
(3) 通脹衹是2%
結果家庭每個月仍然是超支HK$1,257,即是要繼續節衣縮食。
不過,政府公布最新一期iBond配發結果,今批總共獲得70.9萬人認購、涉資539.5億港元,即平均每人申請約HK$80,000元,雖然約三十萬人失業或就業不足一年多,仍然有很多人有錢喎!


至於要不要在瘟疫正式結束前「趁低吸納」些甚麼?國泰?莎莎?我還在研究中。

* 見<為甚麼現在的香港人買不起用來收藏的地鐵車票>一文
https://peregrinator2015.blogspot.com/2019/11/blog-post.html
該文中模型的實際數字會不定期更新

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

疫苗和疫情的影響

現在全球各國都說要用疫苗抗疫,但結果如何呢?我們看看下面簡單的幾個數字:

(1) 以色列:他們的人口約900萬,號稱已經全民接種輝瑞疫苗,過去三十天病殁的人數 = 44人

(2)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:他們的人口約1,000萬,國家在以色列附近,天氣應該相差不太遠,他們打的是科興疫苗,過去三十天病殁的人數 = 92人

(3) 香港的人口約750萬,衹有約100萬人接種了疫苗,結果?三十天前累計病殁的人數 = 210人,到今天為止,仍是210人!

相反,接種疫苗後死亡和出事的人數卻可不少呢!醫學專家們都站出來說接種科興疫苗跟死亡沒有「直接」關系,那數字怎樣說呢?政府已經暫時不再公佈最新的數字了,以下的分析是比較舊的:

上次進行分析時,香港累計有25人死亡,21人打科興,4人打復必泰,比例是84:16,即5.3倍。

本港累計接種首劑疫苗人數:1,021,200人;其中 462,900人接種科興,558,400人接種復必泰,比例是45:55,即0.8倍。

要是接種後是自然死亡的話,兩者的比例應該差不多,現在明顯不是,5.3跟0.8比,相差6.5倍喎,所以很可疑!但在統計學上來說,暫時衹是可疑,因為死的人衹是25個的統計樣本太少了,要將科興初步「定罪」,最少也得死上百人喎!

香港人防疫意識高,估計是表現「優秀」的原因之一,但香港目前因疫情導致的嚴重威脅有兩項:

(1) 失業

香港有約三十萬人失業或開工不足一年了,而疫情暫未見盡頭,不知這一年他們是怎樣熬過的,衹要一百個裏面有一個去當賊,香港的治安便會很差了!

(2) 股市

印度的慘況不用多說了,大量老百姓死亡、各地封城、工廠停產、;外資撤走,是不是該發他們的國難財,趁低吸納他們的股票呢?我去翻了印度基金的最新股價:
竟然是創歷史新高!各地爭相拼命印鈔,造成通貨膨脹和股市不理性地狂升,下次股災的殺傷力應該很厲害了!按目前走勢看,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會升到36,000點左右,然後插水至18,000點!

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

2018 至 2020 年個人和企業的情況

報章報道:2020年年輕家庭移民掀本地退學潮,中小學流失近1.8萬名學生。以一家三口計,即去年最少走了5.4萬人喎! 不過再想想,每日有150個單程證新移民到香港,多是年輕人,就算是每天補回100個學生罷,即一年補回36,500個學生,補回之後仍是少了18,000個,即總共少了54,500個舊學生!以一家三口計,即走了163,500人!

中產通常都是兩口子一起工作,即勞動人口減少了109,000人!要是這些人不「敗走」的話,失業可不是現在的26萬人而是37萬人,即約每10個人便有一個失業了!

但另一邊廂,花旗銀行公佈「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 2020」的結果,全港擁有千萬港元或以上淨資產的千萬富翁達515,000 人,比2019年的 504,000 人還要多,即約每12個人就有一位千萬富翁!

換句話說,個人方面,有些人唔掂,而有些人好掂!企業的情況又怎樣呢?公司不行,僱員也不會好到那裏去!我們看看幾家上市公司的年報便可以略知一二了。以下選取的企業,不一定是行內的龍頭、也不一定是管治最好的,反而主要是它們的年報內有足夠的資料可以進行分析,盡量是業務主力在香港的企業。所引述的數字主要是經營的結果,租金、利息、資產重估等都剔除在外。由於香港先後經歷了貿戰、黑暴和瘟疫,我們比較三年的業績。

香港2020年的GDP 是US$349,445 百萬,即這個小樣本已經反映了7.4%的狀況。

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到,情況也並不是一面倒惡劣的,個別企業還可以逆流而上喎!譬如東方海外大賺是因為年內石油大跌,燃料價格下降所致。就如著名藏家陳百萬說: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現在要靠個人的真正實力了!」